微信咨询:13359256886
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康辉西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村门市部旗下网站!
首页
出境旅游
国内旅游
周边旅游
西安旅游
主题旅游
旅游景点
护照签证
游记攻略
西安旅游
暑期欧洲计划
暑期南亚计划
春节普吉岛计划
端午节旅游
春节西安到巴厘岛旅游
特卖会
自由行
最美夕阳红
海南春节旅游报价
西安夏令营
暑期亲子游
国庆短线旅游
最新订单:
朱女士
2025年09月16日
成功预订
西安直达喀什、库车、库尔勒、哈密南疆胡杨林空调专列11日游
>
线路
线路
护照签证
景点
游记攻略
联系我们
质量监督电话:13359256886
地址:西安市李家村石化小区底商康辉旅游(李家村地铁B口向南100米)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导航
出境旅游
日韩朝旅游
港澳台旅游
东南亚旅游
海岛游
欧美洲旅游
澳新凯旅游
中东非洲游
豪华国际游轮
国内旅游
海南旅游
厦门武夷山
云南旅游
四川九寨沟
北京旅游
张家界旅游
北海涠洲岛
桂林旅游
夏令营
广深珠联游
内蒙古旅游
东北旅游
重庆三峡游
宁夏青海游
贵州旅游
江西旅游
黄山旅游
华东旅游
西藏旅游
山东旅游
新疆甘肃游
周边旅游
陕西旅游
山西旅游
河南旅游
湖北旅游
西安旅游
华山旅游
延安旅游
兵马俑旅游
法门寺旅游
西安市内游
西安三日游
西安二日游
西安一日游
壶口瀑布
主题旅游
西安旅游
暑期欧洲计划
暑期南亚计划
春节普吉岛计划
端午节旅游
春节西安到巴厘岛旅游
特卖会
自由行
最美夕阳红
海南春节旅游报价
西安夏令营
暑期亲子游
国庆短线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行业新闻
>> 两岸四地同一春 生生不息中国年
两岸四地同一春 生生不息中国年
时间:2016-02-20 09:42:01 浏览量:1972次
台湾
春节“拜拜”一丝不苟
“春节怎么过?”“吃饭、睡觉喽!”……在台湾,问一些年轻朋友,常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实际上,在人们感叹年味越来越淡时,大多数台湾家庭还是一丝不苟地吃年夜饭、全家“拜拜”(即祭拜)。传统习俗,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台北仿似空城
龙山寺则万头攒动
台湾是个移民社会,先祖九死一生到台湾讨生活,带着祖宗牌位或神像随行,祈求保佑也是保持着与家乡的最后联系,让子孙没有“从哪里来”的困惑。虽然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拜拜”习俗,但经过代代融合,一般来说,腊月十六拜土地公,腊月二十四拜灶神,除夕拜祖先,初一拜天公,初五拜财神,是过年期间很多家庭的重要内容。
台湾庙多。春节期间,人潮最多的地方就是庙宇了。以台北来说,与往日的热闹相比,春节仿佛空城,很多人都回老家团圆去了。大年初一的龙山寺、行天宫等庙宇,却都万头攒动、人满为患。
几年前,台湾网友还投出春节必拜之十大庙宇,位于云林县的北港朝天宫拔得头筹,其次是台南南鲲鯓代天府、台中大甲镇澜宫、东港东隆宫、艋舺龙山寺、南山福德宫、三峡清水祖师庙等,遍布北中南,都是香火延绵百年以上的古老庙宇。
每年春节,都是庙宇繁忙时。一般来说,信众要点头香、安太岁等,各家仪式不尽相同,主题离不了祈福两字。有的庙宇还会办一些特色活动,如南鲲鯓代天府以“百足真人蜈蚣阵七星平安桥”闻名。今年,他们同样打造了一座长108尺的平安桥,供信众过桥走平安。可能在非信众来看,有些活动是噱头,但能承载人们的祈盼,带来好兆头,喜气洋洋过大年,也就心甘情愿地去凑趣。
福德宫迎财神
顺便看秀丽风光
大人们忙点香、拜神,小孩子们的过年,向来就是忙着吃和玩。庙宇附近,通常吃食、玩偶应有尽有。因此,提起新春“拜拜”的童年记忆,几乎每个人都会说起吃过什么好东西。
“我印象里,龙山寺不远的一个巷子里,有家大肠面线好吃极了。”40多岁的林先生说。这家肠蚵面线店如今仍在,农历春节从不休息,大年初一更是最旺季,从早到晚,门前都排着长队。还有胡椒饼、甜不辣等等,统统列入拜拜指南。
除了美食,踏青也老少咸宜。初四、初五迎财神。“距离北台湾最具盛名的求财圣地‘烘炉地’仅需15分钟”,一家饭店打出广告。此处的“烘炉地”指的就是南山福德宫。南山福德宫为漳州移民吕德进拓垦南势角时所建,因其特殊的地势——福德宫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突出的山头,三足鼎立,状似烘炉,得名“烘炉地”,被当地居民视为难得的福地。
到福德宫迎财神之余,可顺便一览秀丽风光。最东端的山头,山顶平坦,视野辽阔,站在这里,可俯视台北盆地,大汉、新店二溪尽收眼底。不仅如此,山上还有一座高达109米的土地公巨像,从山脚下就可以看到,是烘炉地的最大地标,吸引游人登山一观。
饭前祭祖
祖先吃了儿孙才能吃
不管是否出门拜神,在台湾传统家庭,家中的祭礼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除夕当天,要拜祖先。家住台南的吴先生说,他们是中午拜祖先。也有的家庭选择在年夜饭前祭祖,意在祖先吃过,当子孙的才能开始吃。
不少家庭大年初一早晨还要吃素,提醒新一年怜惜众生。还有一些禁忌,如不动刀剪、不打扫等等。虽然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懂习俗的内涵了,但从小耳濡目染,过年期间也会乖乖遵守传统。
网络流传一位网友几年前的旧文,叙述了母亲过世后的春节:“除夕拜祖先,年初一拜神明,总是得忙个几天。妈妈还在时,我只是助手,一个口令接一个动作……坦白说看了那么多年也不是弄得很清楚,现在妈妈不在了,全部落在我的肩上……第一次自己做因为不熟,搞得手忙脚乱,到了第二年,就已经不怎么紧张,今年,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
结束时,他写道:“虽说一代换一代,有些习俗会随之改变的,但我想,这毕竟是妈妈留传下来的,小部分的修改也许会,大部分的我不会去做变动,虽然会很忙,但也不过就是一年中的一二天而已,该被重视的传统还是必须被保留下来的。过年,还是很有传承的价值的。”(本报记者 孙立极 陈晓星)
中国年的香港范儿
金猴迎春,璀璨香江。作为中国传统民俗与西方潮流文化的交汇点,香港的“年味儿”可不一般。
除夕年饭 团圆盆菜“好意头”
根据最传统的新界围村习俗,香港人的除夕团年饭中一定少不了招牌年菜——盆菜,家人亲友围盆而食,取“阖家团圆、满堂吉庆”之意。
顾名思义,盆菜就是将各种珍贵的食材由下至上层层叠起,放入盆中焖煮而成;盆菜往往荤素搭配,错落有致,最常见的食材包括鲍鱼、海参、冬菇、大虾、鳝干、炆猪肉及萝卜等。杂烩菜式的千滋百味,尽在浓浓的汤汁和饱满的食材中,咬一口下去,“年味儿”四溢。
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盆菜,如今走出了围村,成为香港喜庆节日中频频出现的“常客”。盛载的器具从木盆演变为金属盆、陶瓷盆,盆菜的吃法和口味也给人带来重重惊喜。兼享盆菜美味和涮锅乐趣的“盆菜火锅”成为中老年人的新宠,和风口味、咖喱口味甚至意式辣盆菜更惹得年轻人蜂拥而至、一尝鲜美。
除盆菜之外,团年饭的餐桌上也往往配有几款“点睛”的吉祥小菜,其中最有名的发菜蚝豉是将发菜和牡蛎干一同焖煮,讨“发财、好市”的彩头。餐后甜品年糕则象征“年年高升”,不少港人还在传统的糖年糕中加入椰汁、红豆馅、芋头等,让“年味儿”更潮。
初一“拜拜” “逗利是”送祝福
香港人常年受西方文化熏陶,骨子里却依然笃信风水、签运。因此大年初一子夜时分到寺庙“抢头香”,成为香港贺岁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以“有求必应、签文灵验”闻名的黄大仙祠是香港最着名的庙宇,崇奉儒、释、道三教,常年香火鼎盛。这不,踏入猴年的钟声还未敲响,黄大仙祠门口早已挤满了数千名善信,争相在吉时“上头炷香”,寓意“抢头彩”。
排队入场的市民和游客大多手持鲜花、风车及香束,依次在大殿神像前叩首祈福、诚心许愿,期望猴年“时来运转”。而仙祠一角的月老神像前,桃花树繁茂绽放,不少年轻人在树上系上红绳,祈福新的一年“桃花运到”。
除了晨早“拜拜”,年初一也是拜年讨红包的“吉时”。在香港,讨红包俗称“逗利是”,小朋友可以问长辈讨“压岁利是”,员工可以问老板讨“开工利是”,连没结婚的也可以问已婚的同辈讨要“利是”。
相比之下,香港人的红包普遍“薄”些,一封10元(港币,下同)、20元或50元,面额虽小,但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利是”的本意更在于祝福。
初二初三 全城同享中国年
每年的香港春节都有几项“全城同乐”的保留节目,吸引市民和各地游客共享“中国年”的欢乐气氛。
年初二晚的烟花汇演,照亮了维多利亚港两岸翘首以待的人群,23888枚靓丽的烟花弹,为不能亲自放鞭炮的观众一圆心愿。在历时23分钟的表演中,逾百枚“猴子笑脸”烟花全球首发,欢呼声和相机快门声不绝于耳。
谢幕时,长达30秒的密集式烟花“银冠”“锦冠”燃亮了香港上空,不少市民互道祝福,在礼炮声中许下新年愿望。
年初三的新年赛马日,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极受欢迎的传统,到沙田马场“行大运”、热热闹闹贺新岁,已成为不少市民的过年指定活动。而这一天又称为“赤口”,不宜拜年,所以还有不少市民会到车公庙转动风车,祈福新年风调雨顺。(本报记者 陈然)
澳门 喜庆浪漫贺猴年
2月8日(大年初一)上午,澳门标志性景点大三巴牌坊人头涌动。238米长的金龙、精神抖擞的醒狮在这里举行了点睛仪式。在议事亭前地,澳门特区政府官员及“财神爷”向市民和旅客派“利是”和金元宝,现场喜气洋洋,祝福声连连。
收到“利是”和金元宝的澳门市民赵小姐说,这意味着猴年的好彩头,是一个好的开端,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猴年春节的澳门,保留了舞龙舞狮等往年的传统活动,同时增添了很多新鲜元素。
传统贺年活动轮番上演
从1月底开始,澳门就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1月29日至2月下旬,澳门民政总署以“灵猴献瑞贺新禧”为主题的新年灯饰点亮全城,欢庆春节。灯饰以不同造型的灵猴和宫灯为题,布置在澳门主要街道、广场及公园等,各种灵猴造型的灯饰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及市民拍照留念。
营造节日气氛的还有红红火火的年宵市场,吸引了包括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内的澳门人前来购置猴年摆设、饰品、年花等。
大年初一,澳门人会去妈阁庙争上“头炷香”。从除夕夜10时许,很多澳门人就在妈阁庙外守候,踏入大年初一,他们陆续进入庙内上香,祈求澳门来年风调雨顺,家人身体健康。
澳门人过春节,不得不提的是观看花车巡游汇演。猴年的花车巡游汇演在年初三及初六进行。晚上7点半,14部花车伴着喜庆的歌曲从澳门科学馆驶向西湾湖广场,沿途28个本地团体及来自内地、香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等表演团体逾千名表演者载歌载舞。而到了晚上9点45分,璀璨的烟花将澳门的夜空点亮,节日的气氛浓烈至高潮。
浪漫贺岁 情满全城
澳门今年在传统贺年活动的基础上也加入了新鲜元素,比如“2016浪漫情人节之光影童话梦”光影表演、“花韵颐情”中国传统花艺展览等,为“年味”增加浪漫气息。
今年的春节适逢2月14日情人节之前,“2016浪漫情人节之光影童话梦”光影表演从2月7日除夕夜起在龙环葡韵上演,9999朵玫瑰灯饰,散布氹仔龙环葡韵及嘉模堂区,持续至29日。表演贯穿多个节庆日,包括除夕、农历新年、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同时也是正月初七的“人日”,以及“元宵节”,为全城带来温馨难忘的2月。这项表演包括超过10个地点的灯饰装置、3D光雕表演及互动游戏,为情侣们带来浪漫的中、西情人节,也为喜欢童话故事的观众带来梦幻与缤纷的节日气氛。
作为光影表演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灰姑娘的玻璃鞋”为主题的3D光雕表演在2月12日晚开幕,不少情侣在龙环葡韵享受这迷人一刻。
除了光影表演,“花韵颐情”中国传统花艺展览也为猴年春节带来唯美气息。2月2日开始的这项展览由文化局与澳门花艺设计师学会携手打造,在饶宗颐学艺馆展出,以中国传统六大容器盛载的时令鲜花设计展品呈现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独特丰韵。
内地春节习俗走进澳门
春节,内地的表演团体也来到澳门。由文化局与民政总署合办的“京沪桃符绽春风——北京市、上海市春节习俗展”,展示了北京、上海的200多件春节习俗展品。主办单位还特邀两地工艺师来到澳门,每天下午举行工艺展演。包括北京市的单色刻版印、编织中国结及绘京剧脸谱,以及上海市的金山农民画及嘉定竹刻。上海民族艺术团以古老的击鼓艺术融合戏剧演绎方式,结合充满江南韵味的乡音与悠扬的爵士音乐,伴随着欢快的歌、舞、鼓、乐聚集一堂,将上海的新年庆祝气氛一一呈现观众眼前。
内地春节习俗与澳门春节习俗完美融合,为春节带来更多元的味道,让澳门人热热闹闹开始新的一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