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13359256886
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康辉西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村门市部旗下网站!
首页
出境旅游
国内旅游
周边旅游
西安旅游
主题旅游
旅游景点
护照签证
游记攻略
西安旅游
暑期欧洲计划
暑期南亚计划
春节普吉岛计划
端午节旅游
春节西安到巴厘岛旅游
特卖会
自由行
最美夕阳红
海南春节旅游报价
西安夏令营
暑期亲子游
国庆短线旅游
最新订单:
朱女士
2025年09月16日
成功预订
西安直达喀什、库车、库尔勒、哈密南疆胡杨林空调专列11日游
>
线路
线路
护照签证
景点
游记攻略
联系我们
质量监督电话:13359256886
地址:西安市李家村石化小区底商康辉旅游(李家村地铁B口向南100米)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导航
出境旅游
日韩朝旅游
港澳台旅游
东南亚旅游
海岛游
欧美洲旅游
澳新凯旅游
中东非洲游
豪华国际游轮
国内旅游
海南旅游
厦门武夷山
云南旅游
四川九寨沟
北京旅游
张家界旅游
北海涠洲岛
桂林旅游
夏令营
广深珠联游
内蒙古旅游
东北旅游
重庆三峡游
宁夏青海游
贵州旅游
江西旅游
黄山旅游
华东旅游
西藏旅游
山东旅游
新疆甘肃游
周边旅游
陕西旅游
山西旅游
河南旅游
湖北旅游
西安旅游
华山旅游
延安旅游
兵马俑旅游
法门寺旅游
西安市内游
西安三日游
西安二日游
西安一日游
壶口瀑布
主题旅游
西安旅游
暑期欧洲计划
暑期南亚计划
春节普吉岛计划
端午节旅游
春节西安到巴厘岛旅游
特卖会
自由行
最美夕阳红
海南春节旅游报价
西安夏令营
暑期亲子游
国庆短线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行业新闻
>> 乡村旅游路在何方?专家:警惕盲目追求城市化
乡村旅游路在何方?专家:警惕盲目追求城市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17-05-25 10:09:17 浏览量:893次
乡村游只是打牌吃饭?
推进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多新业态
旅游爱好者王新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她经常利用节假日去周边游玩。前不久,一趟去古北水镇的经历让她难忘:“平时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来到镇里逛民俗文化街、住民宿,远离城市喧闹,满身疲惫得到了舒缓。”
江苏南京的白领何明喜欢采摘,他说:“亲手摘的水果,吃起来更甜。乡村空气清新,养眼又洗肺,一天下来,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居民外出的热门选择。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
红火背后,乡村旅游面临成长烦恼。何明抱怨:“过了采摘时节,一些景点变得冷清,有的甚至关门谢客,想玩都找不到合适的去处。”王新说,周围的农家乐都差不多,基本上是吃饭、打牌、钓鱼老三样,玩过几次,很快失去新鲜感。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规模的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0多万个,但采摘园数不胜数,能细看可回味的不多,产品特色不明显,经营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同质同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
“造成同质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宋增文认为,有的乡村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景区建设简单模仿,盲目跟风;有的地方优质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传统村落、传统农作方式、特色物产利用方式粗放,特色不足。
“从消费端来说,虽然旅客的消费能力在提升,但对价格敏感度仍然高,不少人存在‘到农村玩等于价格便宜’的误区。这种消费心态制约了乡村旅游向精品化迈进的步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说。
推进乡村旅游业态多样化,势在必行。宋增文建议,创新乡村旅游的新业态,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生态+”“文化+”“时尚+”等跨界融合,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开发民俗文化、养生养老、农业公园等新形式,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
一些地方不断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干旱贫瘠,当地“无中生有”,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艺术长廊、个性客栈和创意工作室等,“农业+文化”,让这个300口人的村子实现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接近8万元。江西婺源县篁岭打造梯田花海、晒秋人家和古村民俗,发展“农业+休闲”,运营4年,产值过亿元。
农家乐会不会挤出农民?
建立紧密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红利
乡村旅游成为投资的蓝海,不少工商资本纷纷进入。然而,有的地方出现外来资本把农民“挤出去”现象。
“如何带动农民致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难点。”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灿强说,与单纯的景区建设不同,房屋、耕地等都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发展乡村旅游要取之于民,惠之于民。
“当前农民与产业融合度不够,处于价值链条的低端。一是农民因能力有限,大多从事农家乐等功能单一的业态,竞争力不强。二是一些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张灿强说。
陈晓华说,关键要探索多方参与、互惠互赢的机制,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不能让“农家乐”只是“老板乐”。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通过“公司+村委会+家庭农场+农民”模式带动村民。“鲁家村不缺旅游资源,但缺乏开发整合。”村支书朱仁斌说,村里与杭州一家企业合作成立经营公司,村委会占股49%,公司负责景点开发。村里发展了18个特色种养家庭农场,铺设4公里长的小火车轨道把农场串联起来。如今,9户村民办起家庭农场,17家农户开办民宿和农家乐,300多人在景区就业。把林地、耕地流转出去的,每年一亩租金600元;参加就业的,每年有2万多元工资;开办民宿和农家乐的,年营业额平均可达20万元,全村2200名村民还能享受公司的定期分红。“村里的年轻人留下了,不少大学生毕业后也返乡创业。”
各地不断创新机制。成都扶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创业,培育职业经理人;贵州荔波县采取“公司带协会、合作社带村组、大户带散户”方式,带动农户2000户以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冯凌说,今后,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合作社或旅游协会,让农民以抱团的形式嵌入到利益链条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防止出现“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乡村景区一定要高大上?
警惕盲目追求城市化,既要面子又建好里子
乡村游火了,一些矛盾也随之而来。前段时间小长假,北方某村涌进90万游客,是全县人数的3倍,有的游客抱怨路窄,车子在村外堵了几公里长;有的说住宿条件差,晚上蚊虫多,甚至没有热水……
旅游达人张可有认为:“到农村就是为了体验自然,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如果要舒适,可以去城市景区。”
乡村旅游应该如何建?吴必虎认为,农村地区必须补上短板,完善排污、垃圾分类处理、网络信息等设施建设。比如自驾游营区是当前热门的乡村旅游模式,有的地方信息短缺,依靠导航的游客找不到目的地。
“但要警惕乡村旅游建设进入另一个极端,过分追求城市化、公园化。”冯凌说,一些地方过度追求景区道路硬化,民宿贴瓷砖、装钢化玻璃,严重破坏了景观的和谐。在规划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游客舒适度,另一方面更要防止不和谐元素抹杀乡土气息。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开发建设随意性大,与消费者的需求不相适应。下一步应该提高建设水平,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提升乡村旅游水平,离不开规划人才的培养。吴必虎说,虽然景区规划在我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但是多集中在城市景区规划。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专门人才培养。农业部也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充实一批规划设计、创意策划人才,提高休闲农业设计水平,着力在人员素质和设施改善上实现重大提升。
“乡村旅游规划中要突出当地农民的作用,多访谈当地农民,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将本地农民的智慧充分体现出来。”宋增文说。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资金支持,这一难题亟待破解。陈晓华说,乡村旅游景区是多方位开放式区域,属于公共空间,改善发展环境,政府义不容辞,可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促进景区提档升级。鼓励各地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撬动金融资金,搭建银行和政府的对接平台,解决经营主体的贷款难题,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力度;还可通过PPP、众筹等新型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让乡村旅游有人投、建得好、管得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