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订单:
贾平凹作为新时期陕西文学三座大山(陈忠实、路遥、贾平凹)中的一座,对于古城西安,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As one of thethree big mountains of Shaanxi literature in the new era (Chen zhongshi, lu yaoand jia pingyao), jia ha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xi 'an.
“半个世纪以前,十几岁的少年贾平凹第一次来到西安,站在这座钟楼上的时候,想必他为这座古都准备了一肚子绚烂纷繁的词句,但半个世纪之后,千言万语只化成欲言又止的一句:西安毕竟是西安,无论说古道今,若要写中国,西安是怎么也无法绕过去的。”
"Half acentury ago, when jia pingwa, a teenager, first came to xi 'an and stood on thebell tower, he must have prepared many words for the city. But half a centurylater, a thousand words have been reduced to one: to write about China, xi 'ancannot be circumscribed.
1967年的古城西安,陶光明/摄
西安,这座拥有超过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1000年建都史的古都,不似西方罗马城战斗英雄般挥斥四方。
我们脚下的这座城更像是位庞眉皓发的儒者,静默地守护着,见证着几千年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摄于1982年的照片,秦岭、大雁塔、钟楼遥遥相望
为这样一座从不缺乏历史的城市作传,或是容易堆砌或是浮荡。而贾平凹,这位在西安生活了半辈子的作家,书写他记忆中的城时,从历史的高处回到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在《老西安》这部长篇散文中描摹出一座最真实、最亲切的西安城。
书中那些趣事、传奇故而鲜为人知,今天,小编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西安城南的韦曲和杜曲,实际上是以韦、杜两姓起名的,历史上韦、杜两大户出的宰相就四十人,加上名列三公九卿的大员,数以百计,故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原来,在长安大学城读书的同学们是被寄予了厚望的)
华严寺双塔,杜曲镇少陵塬畔
南院门旧事
我在西安居住最长的地方是南院门。南院门集中了最富有特色的小街小巷,那时节,路面坑坑洼洼不平,四合院的土坯墙上斑斑驳驳,墙头上有长着松塔子草的,时常有猫卧在那里打盹。
南院门很长一段时期是西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墙之上空是蜘蛛网般的陈旧电线和从这一棵树到那一棵树拉就的铁丝,晾挂了被褥、衣裳,拴系的铁丝已深深地陷在树皮之内。
每一条街巷几乎都只有一个水龙头,街巷人家一早一晚用装着铁轮子的木板去拉桶接水,哐哐哐的噪音吵得人要神经错乱。
所谓的南院,是光绪十四年陕西巡抚部院由鼓楼北移驻过来的称号,民国以后又都为陕西省议会、国民党省党部、西安行营占驻,一直为西安的政治中心。
南院门和“老亮宝楼”
西安“老字号”
一九二六年南院西侧的箭道开辟了小百货市场,面粉巷、五味什字、马坊门、正学街、广济街、竹笆市,集中了全城所有的老字号。竹笆市早在明代就是竹器作坊集中地,至今仍家家编卖竹床竹椅竹帘竹笼之类。
竹笆市
涝巷是传统的书画装裱、纸扎、棚坊、剪刀五金等工艺作坊区,三家五家的在门面或摊点上出售传统小吃如杏仁油茶、粉蒸肉、甑糕、枣末糊、炒荞粉。
老樊家的腊汁肉,老韩家的挂粉汤圆,老何家的“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王记粉汤羊血都在涝巷外的正街上,辣面店香油坊卖的是最纯正的陕西线线辣面和关中芝麻香油。
古城“龙脉”
钟楼在西安的中心,西安人讲龙脉,北门出去的北郊塬上就是龙头,现仍叫龙首村的,钟楼正好建在龙的腰上。
杨虎城的“五马长枪”
一代宗师吴宓论说过陕西人的性格特征:倔、犟、硬、碰。所以陕西人很少能在中央机构里任大官,即使有也为期不长,沦为悲剧。
杨虎城在西安围城之役和西安事变中都是给自己做了棺材,向家人和部下作了后事安排的,围城之役中他枪毙了力主投降的大绅士褚小毖,年迈老母在老家生命危急时,他下令凡是有关他母亲的消息,任何人不得向他报告,违者杀无赦。
在动员会上他流泪表示:我不是要大家战死而我独生,我已下定决心,城破之日我就自杀于钟楼底下,以谢大家,以谢人民!
他生前曾自我评价,一生只做过三件事:一是十八岁时杀了蒲城县的大恶霸李桢,为蒲城人民除了一害;二是守住了西安,把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在陕坚持到底;三是和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达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
二虎守长安,革命公园祭
他阻止部下谈他的“五马长枪”,“五马长枪”是西安的土话,指出五关斩六将之类的光辉业绩,但西安人至今民间流传最多的仍是他的五马长枪。
城根鬼市
西安的东门里城根一带,历来是有个露水市,也称鬼市的,即天微明开市,太阳出来散市,集市上买卖破旧杂物,专为下层人开的。
一日被朋友怂恿,说是可以看到社会底层各色人等,便黎明六点赶到那里,天麻麻胡胡,城墙根下已有了些许人,或蹲或立,窃窃私语,其状若鬼,忽有人疾步奔跑,遂有十多人极快地将面前物件装入麻袋扛了也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故,吓得我们再不敢近去,拐进一个巷子走掉了。
西安“鬼市”早在明清时代就已经形成
长安古语
现在,外省人对西安人最突出的印象是西安人把“我”念作“恶”,狠劲劲的,殊不知在西安的一些传统面食店里,门口支了床一样的大案用大钢铡刀切面,店屋正墙上写一个斗大的“咥”(die 音同“蝶”)字,“咥”为古语,是吃的意思,但吃得凶猛。
西五台内古乐遗音
西安洒金桥北口内侧有座安庆寺,寺内殿宇按地势由东向西逐步升高于五座土台之上,由于城南终南山上有南五台,耀县有北五台,这里便称做西五台。西五台有古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七开始,十九结束,古会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长安古乐赛会。
唐太宗李世民为母尽孝,筑起五座高台
乐谱都是用宋代的俗字记录的,流传演奏着我国古代传统音乐,特别是保留了相当丰富的唐代燕乐遗音。
古调独弹
唐时的梨园就在当今市的北郊大白杨村,而西安的戏曲艺人早在二百年前就于骡马市建立了“梨园会馆”。
辛亥革命前后,西安进步的知识分子组织了易俗社、三意社、榛芩社、正俗社,以鲜明的民主主义观点编演新戏,寓教于乐,启发民智,移风易俗,其中易俗社最为有名。
鲁迅先生竟在不足二十天的西安之行中五次去易俗社,并亲题“古调独弹”四字赠与易俗社。
长安古刹
西安之所以是西安,它就是有帝王的陵墓和宗教寺庙,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民族传统的文化氤氲着这座古城。
1980年的兴教寺
据史料记载,唐长安城坊佛寺有一百四十四座,道观有四十一座,至今保存的名刹古寺有大兴善寺、大庄严寺、青龙寺、净业寺、仙游寺、圣寿寺、感业寺、华严寺、慈恩寺、西明寺、荐福寺、罔积寺、香积寺、草堂寺、卧龙寺、法门寺、楼观台、重阳宫、八仙庵、东岳庙、西安清真大寺等等。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除天台宗和禅宗外,其他八派都发祥于长安。
这一座满载着历史与回忆的古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诉说着她的昔时繁华与陈年往事,如果仅是品读文字间的老西安令你意犹未尽,那么你需要走出家门、漫步其中,去感受她不一样的四季、不一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