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质量监督电话:13359256886

地址:西安市李家村万达广场一栋一单元1422室(李家村地铁A口)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旅游咨询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行业新闻 >> 在陕西,遇见五色铜川!
在陕西,遇见五色铜川!       时间:2018-10-19 14:45:23   浏览量:1353次

 若要问秋天该是什么颜色,想来多数人都会说是金色,而对于铜川来说,却不只是金色。

悠久的历史让铜川格外的厚重而多彩,从红色照金到金色香山,从药王故里到青瓷陈炉,从大唐行宫到工业遗迹,众多的文物遗存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片38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青、绿、金、红、蓝五种颜色将铜川装扮得熠熠生辉。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时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铜川,

看看这片色彩斑斓的土地会带给我们

怎样的惊喜~

01 青

千年炉火照亮青瓷工艺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瓷器与丝绸、茶叶一道,唤起了世界探索东方的热情,最终在地球上搭建起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陶瓷,“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堪称陶瓷界的泰山北斗,而历经千年,众多陶瓷工艺在历史的烟云里几经沉浮,却唯独留下了耀州瓷。如今,在陈炉古镇依然可以看到最传统的制瓷技艺,而那熊熊的炉火也随着这门技艺历经1400多年不曾熄灭,并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

走在古镇之中,随处可见与陶瓷有关的印记,路、墙、桥、瓦……整个镇子似乎就是一个巨大的陶瓷,放眼望去,火红的罐罐垒墙依着山势层层铺设开来,映着秋日的夕阳,似是给这个烧制千年的巨大瓷器又添了一锹燃料。不仅如此,亲手制作陶瓷的体验更能拉近与这千年文明的距离,说得没错,这份遗留下来的“化石”果然是活的。

千年不灭的炉火见证了耀州瓷顽强的生命力,而透过耀州窑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物,其精湛的烧制技艺可见一斑。

这是一座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馆内共展出耀州窑由唐代至今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以及无数件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其悠久的文化和非凡的艺术成就。其中收藏的北宋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瓶更是被誉为镇馆之宝之一。能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当时制瓷技艺的成熟密不可分。

耀州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在我国宋代南北两大青瓷系中,耀州窑代表着北方青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其技艺和影响不亚于当时的五大名窑,古人曾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来形容耀瓷之美丽。据文献记载,耀州窑创烧于唐,五代继续发展,北宋时期达到鼎盛,曾为五代、宋、金的中央朝廷烧制了大量的皇室用品。

工匠精神铸造传世精品。历经千年,耀州瓷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让这炉火得以生生不息,而其背后坚韧的传承精神更是让这青瓷熠熠生辉。

02 绿

体验药王故里的养生精髓

除了坚韧的传承,还有济世的慈悲。在耀州城东的药王山上,至今还供奉着一代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自幼便熟读诗书,才气过人,因少年时染病被庸医所误,遂励志终生悬壶济世,造福于民。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并四方拜师取经。隋唐两朝均受到朝廷征召与封赏,但他都坚持不受,为避免官场纠缠,他开始游医四方,为天下百姓治病。晚年,133岁的孙思邈回到家乡耀州,隐居在城东的华原五台山,潜心研究医术,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

孙思邈终身不仕,隐于山林,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历代医学理论,先后著成了《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两部医学著作,合称为《千金方》,意为“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并将书中内容刻在一根石柱上,公诸于世,为人所用。其中《千金要方》所论述的各种疾病达数百种,收集整理的临床验方近万帖,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不仅如此,其高尚的医德也被世人所称颂。在他眼里,患者无贵贱之分,均应全力救治。这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人道主义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医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唐太宗封为“药王”。

孙思邈崇尚养生,将儒、释、道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总结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至今仍惠及后人。四方百姓因感药王恩德,即在孙思邈隐居的太玄洞前建起一座药王庙,并将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此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当地百姓都会扶老携幼前来祭拜,如此数日不绝,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药王山庙会。药王山上随处可见歌颂孙思邈功德的牌坊、匾额、楹联、碑碣,远远眺望,山上绿树成荫,殿宇环山依岩而建,气势壮观迷人,医药、佛道、民俗和谐并存,交相辉映。

除此之外,药王山至今还保存着众多北魏至隋唐的造像碑石,其佛道合流的风格更是极为罕见,其中《姚伯多兄弟造像碑》在我国书法界倍受尊崇,被于右任先生称为“三绝”碑。精湛的书艺与丰富的内蕴也是其成为历代文人学者向往的艺术殿堂,被称之为“耀州碑林”。

03 金

普照千年的盛唐佛光

药王一生济世的慈悲惠及了后人千年,而另一位高僧则通过一生的努力不断感念着后人的心灵,这便是闻名于世的一代高僧——玄奘法师。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为了能让众生脱离苦难,玄奘法师化身为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到达西天灵山取得真经,但却没有讲述他们归唐后的故事。公元659年,玄奘法师得到唐高宗恩准,率众弟子移居铜川市西北郊的玉华寺(今玉华宫)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大师一生译经75部、1335卷,计1300多万字,大部分都是在这座曾经的皇家避暑行宫里完成的,其中《大般若经》《金刚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尤为著名。译经期间吸引了众多佛教高僧前来求学,因而也使玉华寺享誉海内,成为闻名世界的著名佛寺之一。

在这座西部唯一皇家避暑行宫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其雄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在佛法的照耀下更加熠熠生辉。而在玉华宫向南约40公里的大香山也在不断地闪耀着金色的佛光。

这里传说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修身成佛的地方。相传古时有个妙庄王,其中一女妙善从小聪明善良,却一心想皈依佛门。成年后为躲避婚姻在香山出家为尼。但毕竟血浓于水,当得知父亲病重,且需要用骨肉作为药引子时,妙善先后割下自己的手臂与双眼为父亲治病。佛祖念其孝心,随即许诺“舍一偿千”,赋予她千手千眼,随后,妙善立刻修身成佛,化身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而香山也就成为了其修身成佛之地,受众生供奉,香火不断。

香山佛教文化始于苻秦,兴盛于姚秦,至南北朝、隋唐时期成为佛教胜地,历经千年香火不断,是我国八大佛教名山之一。平均海拔1414.3米,最高峰为西峰,海拔1430.6米,森林覆盖率85%以上,是天然植被保存完整的典型次生林区。主峰分东峰、中峰、西峰依次排列,酷似一个巨大的香炉,远远望去,三峰尤如三根顶天香柱插入炉中。金秋时节,山间云雾缭绕,无数红叶点缀其间,与山体特有的丹霞地貌融为一体,好似霞光满天。

千年之前,玄奘法师用自己的一生将佛法弘扬至世界各地,而妙善公主的传说也让那金色的佛光照亮了世人的心灵。无论多久,善良与坚韧的气息都不会在这片土地上散去。

04 红

行走“共和国的摇篮”

走下香山,便从金色逐渐过渡为鲜艳的红色,除了漫山遍野的枫叶外,还有让人肃然起敬的红色文化。

作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照金深厚的红色文化自是不言而喻。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照金这片土地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自此,革命之火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而照金由此也成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与江西瑞金一起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素有“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之称。

2012年以来,铜川利用照金红色资源优势,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照金开发建设、助推铜川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红色文化旅游传承红色基因,振兴老区经济的道路。经过多年努力,薛家寨、红军洞、陈家坡会议旧址等革命遗址的知名度越发响亮,一个功能布局合理、镇区景区融合发展、自然生态平衡优美、红色休闲文化触动人心的红色小镇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在这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依然可以看到当年艰苦奋斗的痕迹。换上红军的军装,走在照金红色小镇的路上,随处可见的仿苏式建筑大气而完整。

广场上的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傲然矗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们永垂不朽”16个大字让人不由地肃然起敬。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前,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三位革命家的塑像在青山衬映下显得格外夺目。

走进馆中,一幅辉煌的革命历史画卷便徐徐展开,大量文字、图片和实物真实全面的见证了那段艰苦而激情的岁月。薛家寨里的遗址清楚地印证了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军队驻地、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无不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红军曾用过的麻辫手榴弹、枪支残件、刀具、军号及各种生活用品上似乎还留有革命前辈的气息。

05 蓝

迈开煤城转型的步伐

铜川丰富的旅游资源让这座城市不断展现着新的容颜,殊不知,曾几何时,这片土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铜川因能源而兴,煤炭、水泥、纺织、冶金等众多的工业基地曾在这里安家落户,也曾在工业领域为全省乃至全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工业一度成为这座城市的支柱型产业。然而,在工业号角吹响的同时,也为这里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尘土遮蔽了《溪山行旅图》中如画的风景,一代药王隐居的山也被弥漫的烟雾笼罩,“吃饭捂着碗,走路眯着眼”成为铜川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铜川一度成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直到2009年,当铜川被列入全国资源枯竭性城市名单中时,转型便成为这座城市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了实现转型,自2012年起铜川就以照金红色旅游名镇的开发为先导,在全省较早开启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探索,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城市转型,让铜川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但在旅游业逐渐代替工业的过程中,曾经被废弃的工厂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2015年,王石凹煤矿彻底关停,矿井的关闭也湿润了无数老矿工的眼眶,曾经一个时代的情怀就此结束。为保留历史遗存,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铜川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决定将王石凹煤矿改造成工业遗址公园,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矿区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如今的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传来的不再是轰鸣的机械声,而是年代感十足的前苏联歌曲,看到的不再是满身污黑的煤矿工人,而是优美的休闲花园。此外,建造这座公园并不只是为了简单的游玩休闲,其背后传递的工匠精神才是值得纪念的。行走其间,那些大型机械虽已不再运作,但沧桑的痕迹仍旧见证着曾经的辉煌,那些熟悉的道路上仍旧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因能源而兴起的铜川曾有过文化的荣光,也曾有过“卫星上”找不到的失落。如今的铜川,在经历过凤凰涅槃般的锤炼之后,正在用绿色循环经济的新跑道再一次高歌猛进。铜川的工厂虽已告老,但从未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