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订单:
11月的厦门,海风宜人,碧草如茵。它以24℃的温和惬意拥抱了秋裤早已上身的北方客,更以清鲜香脆的美食轻松俘获了我们挑剔的胃。
走着走着,脚累了,我们在一家三角梅开得热闹、青藤密绕的小庭院里歇歇。我迫不及待地品尝着刚刚买到的“赵小姐”的水果馅饼,饼皮酥软,蜜柚馅唇齿留香;而老公坐在我的对面,正专心地研究手绘地图,查找下一个小店的位置。暖暖的阳光洒落在我们身上,花荫树影斑斑驳驳,似有若无,我眯起眼睛……从此,这里有过我们的故事,我们将有这里的回忆。
11月的厦门,海风宜人,碧草如茵。它以24℃的温和惬意拥抱了秋裤早已上身的北方客,更以清鲜香脆的美食轻松俘获了我们挑剔的胃。
如果说临海靠湖,让人见到了一座城市的“美貌”;那么街头巷尾的美味摊点就是一座城市的“性情”。在这座“最浪漫休闲城市”,漫无目的地穿街过巷,在不经意的转角处邂逅美食是稀松平常的事。很多地道的厦门小吃就隐藏在寻常巷陌,几十年过去仍旧是没有分店的小门脸,老板或是老板娘还在亲自掌勺,环境朴素味道却不一般。
即使是在中山路这个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各类菜馆和特色排档则隐藏在垂直于中山路的各条小街里,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呢。在小街深处一家干净的小店,我和老公驻足品尝了抵达厦门后的第一餐——沙茶面。一碗面端上来,浓浓的沙茶酱香扑鼻而来,汤色红黄、甜辣鲜香、滋味浓厚。北方人精于面食,有“味道都在面里”之说。而沙茶面,面条更像配角,主角是那碗值得喝到底朝天的沙茶汤以及鱼丸、鲜虾、油豆腐、绿叶菜等加料。听老板娘介绍,我才知道沙茶酱跟“茶”没有半毛关系,是用油炸花生米末、虾米末与蒜泥、辣椒粉、芥末粉等制作而成。其源于印尼的“沙嗲酱”,厦门方言的“茶”与 “嗲”谐音,成了眼下普通话读音的“沙茶”了。
中山路上生意最红火的莫过于黄则和花生汤店。这家“中华老字号”门口人声鼎沸,挤都别想挤进去,至少有五六十位游客干脆端着餐盘站在路边吃喝,场面壮观,吃相生动。排队买票、排队取餐,足足忙乎了半个小时,我才买到一小碗花生汤。不过为了这一口传说中的美味,耐心等待是值得的。按理说,花生汤是寻常之物,应该技术含量低才是。不过,“黄则和”不知得了什么神助,能将其弄得汤色乳白,清鲜甘甜,热乎乎的汤汁顺喉而入,浑身暖和;花生粒半沉半浮,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
厦门和台湾隔海相望,两岸的饮食文化水乳交融,那么,在厦门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一次性吃到囊括台湾和厦门的美食呢?答案是肯定的。就在离中山路不远的人和路上的台湾小吃街。要说人气旺,历史悠久的中山路已经不敌两年前开张的台湾小吃街。这里人头攒动,挤挤挨挨,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品味中大呼过瘾。胃里已然塞得满满当当,而热火朝天的吆喝和热气腾腾的美食不容你的嘴巴停下来。我买了大肠包小肠和土笋冻跟老公分享,而海味鲜椒棒、酱爆鱿鱼、无骨鸡脚冻等众多美味,只能用眼睛享受了。大肠包小肠做法虽然简单,吃起来却是意犹未尽。糯米肠的滑爽和台式香肠的肥腻,让爱吃糯米和肉食的老公大快朵颐。再加上香菜的清新和水煮花生的嚼劲,有几人能抵挡这美味的诱惑呢? 来厦门之前,我做过功课,知道土笋冻主原料是生长在海边滩涂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叫沙虫,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看着跟肉皮冻或果冻差不多。我本来对其虫子状有一丝丝恐惧,但鼓着勇气咬上一口就爱上了,质地富有弹性,口感滑溜鲜美,蘸上由酱油、醋、花生酱、甜辣酱和芥末组成的调料,满嘴的奇香。
从中山路出来往北走五分钟就是码头,作为“文艺女中年”,我自然不能免俗地坐轮渡去 “朝拜”小资“圣地”——鼓浪屿。清新的空气,经典的建筑,蜿蜒的街道,一切都那么优雅温婉,悠然自得。喜欢热闹的你,可以在小吃街狠狠饕餮一番;喜欢安静的你,可以在咖啡店独享专属的释然。海蛎煎、五香卷、金包银、鱼丸汤、麻糍,所有这些鼓浪屿著名小吃任你选。而张三疯奶茶、潘小莲芒果酸奶、赵小姐的茶和馅饼……这些小店名字妙趣横生,风格独树一帜,就算什么都不买,只是看看店里独特的设计,也是一件很惬意的消遣。潘小莲芒果酸奶店坐落在龙头路,毫不夸张地说,她家的芒果酸奶真的很好喝,味道醇厚,芒果也粒粒新鲜可口。转角过去紧挨着的就是张三疯欧式奶茶店,因独特原料及配方,张三疯奶茶的口感、奶味、茶香与传统台式奶茶及港式奶茶有些不同。喝一口,可口丝滑却不张扬,想一想沉落在杯底的果仁和葡萄干等着我嚼一嚼,满足得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幸福感,而奶茶杯上的“爱自己爱生活爱家人”的字那样的温暖贴心。有意思的是,“潘小莲”是以老板的小女命名,而“张三疯”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三个人,它是一只猫。
走着走着,脚累了,我们在一家三角梅开得热闹、青藤密绕的小庭院里歇歇。我迫不及待地品尝着刚刚买到的“赵小姐”的水果馅饼,饼皮酥软,蜜柚馅唇齿留香;而老公坐在我的对面,正专心地研究手绘地图,查找下一个小店的位置。暖暖的阳光洒落在我们身上,花荫树影斑斑驳驳,似有若无,我眯起眼睛……从此,这里有过我们的故事,我们将有这里的回忆。